揭开女性爱做心理测试的原因 – 云书社区

揭开女性爱做心理测试的原因

  心理测试从来都是热门的内容,深受女性喜欢,甚至男性也喜欢做心理测试,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或者别人那么喜欢做不同的心理测试游戏呢?

  “你为什么爱做心理测试?”

  问这个问题当然是需要前提的,那就是我所遇见的大多数人都会对各式各样的心理测试兴致勃勃,通常在QQ群里发出一个测试,总会立马得到大家的回复,然后便是催促:“快、快、贴答案!”,“答案!答案!”虽然这个答案可能会被认同,亦可能会被嗤之以鼻,但这并不会妨碍下一个测试题贴出来后大家依旧兴致盎然。

  而关于“为什么爱”这个问题,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好玩呗~”、“好奇,想知道准不准!”、“嗯,如果测试是关于自己的,会是想要了解自己多一点!”

  了解自己天命

  的确,很多人乐于心理测试,就是想知道自己多一点。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以怎样的途径能够更容易地获得成功?尤其在人们曾经遭遇挫折、或正在路上艰难行进,前路一片茫然时候,总希望能够借助某种工具指引捷径。

  这就是人们乐于测试的心态之一──了解自己天命的急躁。怕失去机会,想获得最佳发展匹配。

  当然,通过正规的测试,以上这种心态所期望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

  如麦尔斯性格类型量表就指出,有些人特别在意细节,那当然就很难与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为伍。而就职业定位测评而言,霍兰德六边形理论把人的兴趣分成六种类型,同时所有的职业也可以被归入六种对应的类型,从而“人”与“职业”就可以实现有效匹配。

  学心理学的张妍就曾经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做了一系列的专业心理测试题,测试结果显示,她的兴趣特征是倾向研究与操作型的,如果去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直接与人打交道,则会与她的性格有不适之处,获得成就的机会可能少一些。

  而张妍本身也发现,虽然自己做过许多的咨询个案,但总还是觉得与人沟通存在不畅。张妍通过对自己兴趣的分析,清楚自己从事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研究或者从事指导别人的工作是比较适合的。于是她明确了考研读博这一发展方向,获得了更有主动性与成效的生涯发展。

  寻求一种自我认同

  既然已知心理测试这种具备一定功效的便捷工具,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放弃使用,而还是甘愿只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前行呢?更现实的状况是,现在的我们把更多的关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总是不停忙碌着为实现自我,取得成功寻求有效的途径。然而对于“我”的认同与对于“我的成功”的肯定大多是需要别人来完成,可我们哪里还有这么多时间去与人交往,再获取别人的信任与肯定呢?

  于是,这就是测试的第二个心态──对别人信任成本增长,只好求诸于工具,并努力寻求一种自我认同。

  正如之前人们对于“为什么爱做测试”的回答:“好玩、好奇到底准不准”,我们为什么在意测试的准确性?没错,这正是当你惊叹“真准”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测试肯定了你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等。

  实际上,在生活中更受到人们欢迎、传播得更广的正是这样一类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小测试。这类小测试也许准确性并不高,甚至可能娱乐性更强一些,可这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它们实在太多了,信手拈来,就可以满足我们自我认同的需要。

  比如那个在网络上流行很广的《借船过河》测试,通过你对五个人物的喜爱程度的排列,能够测出你对金钱、爱情、性、家庭、事业的重视程度。你真的觉得需要这个心理测试来告诉你什么对你最重要吗?当然不,答案其实早就在你心中,你只需要这个测试结果肯定你、赞同你,“真准!”正是你获得认同后满足的感叹。其实,就算答案“不准”也没关系,你只需要嗤之以鼻:“切~一点都不准嘛,再来一题再来一题”直到你获得认同为止!

  再比如我的朋友洛洛,她最近做的一个关于爱情的测试告诉她,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完全与她格格不入。“这个测试很准喔!”洛洛告诉我。实际上我知道,她的分手不久的前男友正是一只沙文主义的猪。即便洛洛知道分手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当她又经由这个测试证明她是对的时候,她省略了很多与朋友说明状况的过程,轻易地获得了认同与安慰。

  心理测试不可盲目尽信

  需要警惕的是,网络上的确有数不清的测试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或满足你对认同的需要,但也容易让你变得盲目。你真的相信从握杯子的方式就能准确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进而找到一条成功之路吗?

  一个严格的心理测试,首先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然后进行量表项目编制,接下来进行多次试测与相应的多次量表工具的项目修订,最后才可以形成一个标准化的、科学的测评工具来,这样做起来的成本无疑非常高。而我们日常所接触的许多测试,也许只是某些人“灵光一现”而来的奇怪想法。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测试带来有价值的信息,首先就需要有鉴别力,最节省的鉴别方法就是看这一测试是否来源于专业机构。

  可是不是所有的来自于专业机构的心理测试都十分准确,而我们也能够依此来设计我们的工作、生活呢?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行政人员,她来到一家企业应聘行政主管的职位,接待人员在递给她一杯水的同,也拿出了一份《九型人格》测试题。认真做完试题后,她拿着答卷去见HR,奇怪的事情发生了,HR并不忙着向她提问,而是细细地将她的答卷与一叠分析资料做对比,然后客套地问了几个问题,就礼貌地请朋友回去静候回音。朋友明白这代表着什么,可让她哑然失笑的是,经验丰富的自己居然会莫名其妙败在一份心理测试问卷上!

  固然很多专业的测试题都建立在编制者经年的研究和大量案例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且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将你所想知的所有状况准确地反应出来。正如《九型人格》测试的确细致地将人的性格特征划分为九个类型,但却永远无法将你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涵括在内。因此,迷信或机械地使用这些量表必然是不可取,再好的理论也要结合实际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便你真的找到一份非常适合你的专业心理测试,测试的结果真的能对你的工作、生活产生有效帮助,千万别忘了,这只是你幸运地找到了一条便捷的途径,而路,还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出来!

云书:ngnbook.com 女性趣味心理:ngnbook.com/category/nxqw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